励志模范姜太公:他永远是后世心目中的大神
姜太公,名尚,字子牙。他在后世的大名气,首先来自一句成语,“姜太公钓鱼,愿者上钩”。这句经典的广告词,让他的光芒遮不住。
在算不得经典、但流传甚广的名著《封神演义》里,姜太公最后受命分封诸神,他自己虽没有神位,但俨然是众神之神。
后世有人觉得姜太公自己没有神位太可惜,便强行给他封了个“天齐至尊”,有些《西游记》中孙悟空齐天大圣的味道。
姜太公70岁时,还是菜市场上卖牛肉的普通老头;80岁,成为文王和武王的老师;90时,封到齐国当国君。
从大器晚成的角度讲,他是比20世纪的齐白石,更励志的故事。
那姜太公在当时为什么没有神位呢?一个重要原因是,与那些来路不明的神魔不同,他是历史上真正存在的人物。
简单说,他是周文王的军师,周武王的老师兼干爹,周公的亲密同事。
在武王伐纣成功、建立周朝后,他被分封到齐国,是齐国的始封君,或者叫创始人。在其后的很多年里,他的子孙都在齐国当国君。要是既在天上当神仙,又在地下当国君,这也太毁三观了。所以,姜太公不能有神位。
但他永远是后世心目中的大神。
这里要说一句,姜太公当时封到的齐国都城临淄,其实是个很小的地方。后来从淄博、滨州、潍坊直抵渤海、黄海的大疆域的齐国,其实是姜太公和他的子孙们拓展(抢夺)来的。
这是姜太公的拿手好戏。从这个角度,说姜太公是齐国的创始人倒也不错。
姜太公作为国师、军师、元帅出身的人:
喜权谋,好功业,也喜欢吃喝玩乐。
这确立了齐国的底色。自他之后,齐国出过很多政治家、军事家,甚至是大商人。
到了战国时代的时候,各诸侯国都重农抑商,唯独齐国既重农,也重商。双管齐下,齐国成为春秋战国最富庶的国家。
姜太公创立的齐国,商业发达,国力强盛,是齐桓公称霸的基础,也是齐国成为战国七雄的基础。
2020年高考作文的全国卷,让齐国火了一把,其主题是要写齐桓公、管仲、鲍书牙的故事。
最早知道“管仲”这个名字,是小时候听评书《三国演义》的时候。诸葛亮“自比管仲、乐毅”。
像诸葛亮这种智慧的化身,“自比管仲”,那管仲当然是十分厉害的了。
但后来看了关于管仲的许多材料,其实都语焉不详。管仲到底做了什么,十分模糊。
总体上吧,有人说管仲是中国的第一个经济学家,他有一个堪称真理的论点: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。翻译过来就是:
富裕了,穿暖了吃饱才知礼节、荣辱;衣不蔽体、饿肚子的时候,不要谈这些……
这个观点,自然受到了儒家的怒怼。因为儒家讲究的是“贫贱不能移”。
不说管仲了,即使是齐国创始人姜太公又如何?
姜太公被后世推崇备至,是比范蠡、管仲、张良、诸葛亮这些智慧代表更高级的存在,尊其为兵家鼻祖、武圣,甚至是“百家宗师”。
所谓“百家宗师”,就是诸子百家的宗师喽,兵家,阴阳家,墨家,法家,道家等都要认一份。
但儒家不会认。
面对姜太公这样的大神,如何评价,如何对待,儒家是十分纠结的。
写到这里,有人说了,上面写的这个齐国,跟印象中的孔孟之乡不太一样啊。是的,是不太一样。
因为,齐鲁大地,除了齐国、姜太公、齐桓公外,还有个鲁国,有周公、孔子、孟子。
这就要看下一篇关于鲁国的了。
本公号相关文章,点击阅读: